a.全世界近幾年每年金礦開采量約2500噸左右,每年產量變動平穩.
b.全球已探明未開采的黃金儲量約7萬噸.只可供開采25年.
c.南非,美國等主要產金國產量下降, 勘探大型金礦可能小
d.開采一大型金礦正常程序一般需要7-10年時間.
e.1980年后長期跌勢中,開采投入支出不斷減少
對價格的影響:金礦開采受本身行業特性限制,對價格的敏感度低,價格的大幅上漲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反映到產量增加。
例子:1979-1980年金價爆漲,最高至850美元,但金礦開采量直到1981年都無重大改變,到了1983年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世界黃金生產的歷史與現狀: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19世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世紀。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到19世紀黃金生產躍上了新臺階,100年期間生產的黃金達到了1.15萬噸,是18世紀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間就生產了1萬噸 ……[詳細]
a.主要在電子工業需求與牙醫需求,占黃金總需求的10%左右
b. 受工業行業限制,變動平穩,對金價影響小
c. 2005年同比平穩增長2%,為419噸
對價格的影響:與經濟景氣度相關,受行業本身限制
例子:2001-2006年,世界經濟快速平穩增長,電子工業,及航天等高端也發展迅速,工業對黃金的需求也保持穩定增長.
簡析:作為五金之王,黃金是少有的化學、物理、電子性能優異的金屬,應用領域非常廣,在電子、通訊、航空航天、化工、醫療等部門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各類生活日用品當中也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日本黃金年消費量在160噸左右,其中工業用金就達100噸,我國目前每年工業用金卻不足10噸。
現代電子行業飛速發展,對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黃金具有其他金屬無法替代的高穩定性。同時,電子產品日益微型化,單位用金量會很小,對產品成本構不成威脅。因此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可以使用金作原材料。
金由于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領域也被大量應用,隨著大量航空航天技術應用于民,黃金在這些方面的市場前景非常被看好。例如一種鍍金玻璃,在航空航天中用于防紫外線,現在可應用于建筑,能起到很好的防太陽輻射和隔熱作用 ……[詳細]